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除了直接損害健康,還會通過影響藥效,加速疾病發作。據加拿大“每日交流”網站4月7日報道,澳大利亞的最新研究表明,吃太多肉還可能誘發炎癥,影響哮喘藥效。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哮喘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營養計劃負責人麗薩·伍德教授帶領的團隊對比當地99位哮喘患者與61位健康人的DII(膳食炎癥指數,用以評估飲食的促炎性。DII得分與肺功能和全身性炎癥相關,每增加1個單位,哮喘患病率提高62%)、血液分析與肺活量測定結果。分析發現,哮喘患者的DII得分高于健康人,而肺功能低于健康人,血液炎癥因子白介素6與DII值呈正相關。這表明哮喘患者的飲食結構更易誘發炎癥,而炎癥可能影響哮喘藥效果。
此外,伍德教授還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博士梅赫拉·哈奇的團隊研究了膳食脂肪對萬托林(主要成分為沙丁胺醇)的影響。研究發現,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藥物吸收,而飽和脂肪酸會影響藥效。研究人員分析,這可能是因為飽和脂肪酸影響氣管舒張,阻礙藥物轉運。豬油、肥肉和多種肉類含較多飽和脂肪酸。
英國哮喘研究中心副主任薩曼莎·沃克表示,黃油所含的脂肪酸可降低沙丁胺醇的藥效,而魚油所含的脂肪酸可能增強沙丁胺醇藥效。他建議哮喘患者應注意平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太多肉。